首页 > 信息资料 > 莫言生死疲劳,探究莫言小说《生死疲劳》的深层含义

莫言生死疲劳,探究莫言小说《生死疲劳》的深层含义

来源:策伯信息网


《生死疲劳》是莫言的一部代表作,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。该小说反映了中国农村的生态和人情冷暖,小说中通过主人公的经历,探索了人的自我意识,阶级意识及其对人性的影响。小说中,庄稼汉贺凤英在苦难中走过了一生,他的生命中被不断地折磨和折磨。而这一切的折磨,不仅仅是来自外部环境,更多的是他内心的压抑和自我意识斗争。不断的疲劳逐渐蚕食着他的生命力。小说揭示了人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压制他人,迎合权贵,丧失自我价值,从而导致了自己精神上的疲劳。
小说从庄稼汉贺凤英在农业岗位上的劳作硬朗的形象中,揭露了中国农民的生态命运。大自然对人类的漠视和破坏,农民悲惨的阶级地位以及对于窒息的寻求自由的渴望。年幼时经历的命运使贺凤英产生了极强的自我意识,但是面对权势之下,他又不得不迎合权贵,最终失去了自我价值,这或许是整个小说最为令人悲哀之处。
莫言的小说《生死疲劳》最让人赞赏的,莫过于它对长期以来被称为偏见的阶级问题进行的探讨。整个故事,极富冷峻、坚硬的真实性,洋溢着荒寂和不拘与朴素。

相关信息